梦里忆念紫荆花 又见香江弄新潮!广东汉剧全国巡演走进香港唱响经典折子戏
时间:2024-11-05 05:15:15 出处:焦点阅读(143)
戏一折,梦里水袖起落,忆念锣鼓响又默。紫荆走进折戏AG超玩会入口
9月9日,花又汉剧“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暨“客都有喜”2023年广东汉剧全国巡演(香港站)圆满结束,见香江弄经典虽已落幕,新潮巡演香港却余音绕梁,广东袅不绝。全国
这是唱响继2002年,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原广东汉剧院)赴香港演出广东汉剧《蝴蝶梦》后,梦里时隔21年后再次以大型演出的忆念形式在香港与戏迷朋友会面,无尽的紫荆走进折戏思念在当晚的演出中得以疏解。
南国牡丹香江吐艳
今年9月,花又汉剧在香港梅州联会的见香江弄经典AG超玩会入口盛情邀请下,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再度访港,新潮巡演香港为旅港乡贤和香港戏迷奉上了广东汉剧经典折子戏,包含《扈家庄》《盘夫》《古城会》《蝴蝶梦》《百里奚认妻》,广东汉乐《怀古》、汉歌《南国牡丹吐芬芳》7出经典剧目,引得现场高潮迭起,掌声不断。
“本次出演的折子戏都是我们经过深思熟虑后选定的,是广东汉剧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剧目。”国家一级演员、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副院长黄丽华表示,演出剧目文戏武戏兼具、各个行当丰富,还根据不同的剧目情况由老中青三代演员领衔主演,展现了广东汉剧代代相传、永葆活力的精神面貌。
在广东汉剧折子戏《盘夫》中担任青衣的国家二级演员管乐莹,师从广东汉剧大师梁素珍,巧的是,这出戏也是梁大师的代表作。“这是一出演绎才子佳人的优秀传统剧目,出自广东汉剧《闹严府》,在音乐的表现上,广东汉剧婉转缠绵的声腔更为明显,希望能给香港的戏迷带来愉悦的听觉体验。”管乐莹说。
观众席上76岁的郭锦雄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这是他在客家朋友的介绍下第一次聆听广东汉剧。“希望以后广东汉剧能经常来香港演出,让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香港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郭锦雄动情地说道。
“在香港听到了来自家乡的声音,我们都非常激动,汉剧真的很美!”当晚的演出,徐爱娜和陈安妮早早就在台下就座。出生于梅州的她们,自小在香港长大生活。多年来,她们在广东汉剧来港的演出中接触到汉剧,进而也成为了汉剧的粉丝,如今每次回梅州都会去看汉剧、学汉剧。“希望广东汉剧能多来港演出,让新一代的孩子们了解家乡的声音。”她们说道。
梅港两地汉剧缘
梅州与香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今依然有不少客家人活跃在香港的各个社会阶层,他们凭着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干出了一番事业,为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了不懈努力和重要贡献。而作为“客家人的大戏”——广东汉剧,南方地区的优秀皮黄剧种,广东汉剧也长期与香港保持着密切联系,虽然大型演出较少,但小型演出无数,赴港演出、交流合作,传统戏曲艺术也一直发挥着联系乡情乡音的纽带作用。
谈起广东汉剧和香港的渊源,国家一级编剧、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副院长徐青侃侃而谈。清末民初,香港潮商会馆开设儒乐社,常年坚持弹唱活动,聚集乐友和乡贤,以业余消遣的方式,弹奏汉乐,清唱汉曲。那时有汉剧(又称外江戏)“老福顺”“老三多”“荣天彩”“新天彩”四大名班,他们活动频繁,也曾多次在港接台口、办堂会,久而久之,这也多被人视为是客家人的文化习俗。
“建国后,因为社会原因和班社凋零,广东汉剧到港演出机会少了很多。”徐青介绍,改革开放后的1982年6月,广东汉剧院受香港梅州(嘉应)商会的邀请,首次以组队的大型演出形式赴港表演,由当时的广东省文化厅领导带队,梁素珍、曾谋、范开盛、吴衍先等演员上台主演,受到了香港同胞的普遍赞扬,特别是旅居香港的客籍人士欣喜若狂,对“客家人的大戏”留下了良好而深刻的印象。
当然,除了以上组队到香港开展演出活动外。广东汉剧、广东汉乐这两个国家非遗项目也在不同时期受邀或跟随相关活动团队到港演出演奏。此次广东汉剧受邀赴港演出,既是为今年11月在梅州召开的第六届世界客商大会营造良好氛围,也是客家文化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一次大型文化交流。
“广东汉剧今年去了很多地方,广东、福建、湖北、陕西等地都领略到了‘南国牡丹’的别样风情。”国家一级演员、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长张广武表示,多年来,广东汉剧坚持“走下去”和“走出去”两步走,在立足当地,把舞台延伸到百姓家门口的同时,也设想把广东汉剧的舞台延伸到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用文化架起友谊的桥梁,宣传弘扬客家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喜欢广东汉剧,喜欢梅州,为推动梅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图文/梅州日报记者:黄钰然
编辑:罗欢欢
审核:张英昊
上一篇: 企业党建“三联动” 提升基层服务水平